「賞沙田.想沙田」社區體驗營

2021/09/30

深度探索體驗:

持續欣「賞」沙田 面貌  構「想」社區未來

恆常社區導賞團帶領公眾走入社區,參加者逐漸累積對社區的認知和情感;為鼓勵大家將社區探索化作日常,我們開始試驗其他推動社區參與的手法。延續導賞團作為認識社區的第一步,團隊構想了混合各式體驗及共同創作的深度體驗活動——「賞沙田.想沙田」社區體驗營。沙田除了是街坊帶路其中一個主要的服務區域,也是第一代新市鎮,與香港的歷史發展及城市規劃息息相關;該區尚有很多資源、故事、特色未被發掘,也正面臨社區發展的變化及壓力。結合「賞」和「想」的社區體驗營應運而生:透過「認識沙田社區」及「構想社區方案」兩大元素,讓參加者看見社區的需要,並思索如何以創新意念為社區帶來可能性。

該區的街坊與學生分享其社區生活,並一起步行一小段路,學生從中觀察到很多社區設施未臻完善的細節。

 

切合學生需要 遊戲與互動中多角度接觸社區

是次對象為沙田區中學的低年級學生,十九名初中生被分成三組,共同完成兩日一夜之間的各個任務。第一天以探索社區為主,包括關卡遍佈沙田的社區定向遊戲,讓學生於小組內協商和自主選擇路線,更藉著檢查點的聲音導航了解社區故事;還有於香港神託會靈基營營地進行的室內集體遊戲、煮食體驗,讓學生在小組的鬥智鬥力中學習溝通及團隊合作技巧;也有關於營地的社區導賞,讓學生認識歷史建築物的前世今生,以及與社區和自身的關聯。

 

第二天則以共創為主,各組需針對社區不同持份者的需要,構想回應的方案。學生可自行選擇關注對象,各組的決定源自團隊提供的選擇或他們自訂。為協助學生了解對象的真實需要,團隊安排各組與相應的社區人士進行訪談。最後各組都將訪談紀錄結合個人觀察,設計出富創意而具針對性的可行方案,例如為殘疾人士設計共融餐廳。

學生們為不同的受眾策劃了社區提案,圖中正在為青少年建設「集玩樂與休閒於一身的休憩樂園」。

「我學到沙田區的另一面,和認識到青少年設施的不足」

「傷健共融概念;傷健共融餐廳設計ideas」

親身經驗各有體悟 看見社區發展的需要與可能

以社區為學習場所,不同年級的初中生都在體驗營中對沙田有新的理解和發現,亦能將區內現況和特色與社區歷史扣連。從多元化的體驗活動中,他們學懂不同的技能、團隊精神,包括以多角度思考的重要性;在意識、情感和價值觀上,也有各自的得著和感悟,例如對青少年所需空間被社區規劃忽略的震憾、相信個人努力可以帶來改變的信念等——他們被不同議題所觸動,更開始思索倡議的具體行動;可見活動埋下思考社區發展的種子,培養參加者對社區及公共事務參與的創意和熱情。

鳴謝
社區體驗營的籌備及協調工作:
提供導賞錄音的一眾沙田區導賞員、協助活動的義工

與學生訪談的社區人士:
兩位沙田街坊、盛記麵家店主張先生

合作學校:
沙田培英中學

場地提供:
香港神託會靈基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