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是「街坊帶路」
「街坊帶路」是一間主力推動社區連結及社區參與的香港社會企業。成立於2016年。我們以社區為真實的場景,透過社區營造、教育及可持續旅遊及其他社區項目,締造以街坊為本及可持續發展的社區。
成立故事
出於對香港的情、發自對社區的愛,「我希望把各社區的獨特面貌介紹給大家認識!」成長於長沙灣的譚健樂先生(Luke Tam)及熱心友人便是由這個簡單的念頭開始聚在一起,從社會創新的角度探索各種可能性,尋找把社區凝聚起來、共同建構人情味的影響力,同時又能帶來社會效益的方法。
社區是多元和充滿變化的,「如果可以用遊客的視角,輕鬆卻又能深度體驗各區文化特色,好像去了一趟外國旅遊一樣的感覺!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,找到以社區導賞團的形式,經改良和深化,再累積多次組織出團的經驗後,發現每一個人與人之間、人與社區之間的互動和連結都是充滿著故事;而給參與者帶來最深的感受和最大的啟發性,還是由街坊親身的敘述演繹。藉著參與社區導賞團,街坊也找到了同伴,即使在活動結束後,仍能在人生路上互相支持和影響,有些更因此找回了自己在所屬社區的身份,開始自發關心自身的社區,繼續為社區寫上故事的新一章。
在2016年,三位共同創辦人正式創立「街坊帶路」,設計出多條非傳統而滿有地道特色文化的社區導賞團路線,例如:以自身成長故事的長沙灣社區導賞團、以少數民族為主角的佐敦社區導賞團等,及後開發出社區導賞員培訓課程。過去數年,「街坊帶路」隨著社會和行業的發展與轉變,開創出各項延伸的社區教育項目、「此時此刻」等等的社區體驗活動,活動參與者包括:公務員事務局、教育局課程發展處、Microsoft Hong Kong、香港藝術中心、香港設計中心等;又持續與其他地區組織合作,例如: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「深導行」、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「拾源百塊」,分享社區資源和建立網絡,使共同成果的社會效益以倍數產生。今天,面對著全球前所未有的挑戰,「街坊帶路」發展出線上服務,未來亦將藉由加入科技元素使社區體驗更為強化。
我們的願景
- 締造街坊為本及可持續發展的社區
我們的使命
- 提升街坊對社區的關注及歸屬感
- 開拓並累積社區資本
- 建立及鞏固由街坊主導的社區網絡
- 發掘每個街坊及社區的價值
社區效益
街坊帶路是由一群關愛社區的伙伴成立,我們決心為社區帶來在地的改變,從了解街坊的根本需要著手,透過專業的設計思維倡導社區內持續的傳承 ; 並以導賞和培訓行動推動社區創新,共創有連結性的社區。
+100,000人次
參與街坊帶路社區活動
100+
合作夥伴,包括商界、非政府組織、學界、居民組織、醫院、區議會及政府部門
50+
社區路線及網絡,探索大街小巷,了解香港各區面貌及社會議題
全港18區
足跡遍佈深水埗、沙田、 離島、油尖旺、九龍城、荃灣、觀塘、屯門、葵青、東區、黃大仙等
1人1故事
不斷發掘本地獨特視角,以街坊真實生命故事傳承感動
廣泛服務對象
兒童及青少年、婦女、長者、少數族裔新來港人士及殘疾人士等
過往合作夥伴







團隊成員
團隊來自全港社區的街坊。他們既有不同專業,如教育、社福界及商界等;亦有不同的背景,如青年、退休人士、基層街坊及傷健人士等,部分成員更擁有美國解說協會(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pretation) 所發出的解說導遊認證 (Certified Interpretive Guide) 資歷。

「 落區實地觀察讓我拿到更多資料,令我了解到隱藏在社區當中的深層次需要。」
「 在早前的培訓當中有環節讓大家互相認識和培養小組間的默契,所以培訓除了 讓我們認識社區外,亦可以認識新朋友。當中亦訓練了溝通技巧,我們好開心可以分享一些社區鮮為人知的故事給參加者,讓他們可以認識社區。因為香港 不同社區都有美好的一面。」
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,亦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所有生命都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精彩故事,充份展現生命的可能性。」